切换到宽版
离线游荔生
 

发帖
7823
金钱
25151
贡献值
1012
交易币
4
好评度
6085
家乡
莆田
性别
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  发表于: 昨天 10:10
车丸随感
aL63=y  
我做一辈子的新妈祖,服务“台湾和平统一”。《八股诵》四卷本与“保护好湄洲岛”结合,我名之“爬天梯”。接下去,我打算在秀屿大道运作卷一《新湄洲》的新书首发式,于我是“爬天梯”大考第一场。秀屿大道需要移植笏石旧街的神韵,特别是美食的神韵与内涵。笏石小吃打动人心的,是骨子里蕴含的一种精神,一种气质。风雨夜深人散尽,孤灯犹唤卖汤圆。笏石车丸有文化底蕴,既久远,又具韵味。 aL63=y  
车丸,就是汤圆,糯米做的。笏石车丸包小城故事,故事的经典魅力,倾倒莆田沿海人。车丸,戏饭,笏石灯,故事千折百转,令人心醉痴迷。车丸有传说,流辉烛笏街。车丸传说,不同时期有不同版本。书生“九家亲戚吃不到中饭”,后吃车丸,开了窍,福至心灵,时来运转,励志勤学,中举发迹,回笏石请人吃“戏饭”,供“笏石灯”欢庆。一颗车丸穿心过,两行眼泪上脸来。小吃故事有辛酸,也有励志的元素。 aL63=y  
笏石街的西边,西天尾,三社头,窑厝,错错落落的低矮的瓦屋,住的是赚血汗钱的,对人小气、和气,凡事忍让,和谐、简单。书生的九家亲戚,是做小本生意的。世态炎凉,人之常情。书生吃不到中饭,借不到进京赶考的路费,平常不过。钱财来之不易,书生“考得上考不上”是问号。一枝草,一滴露。若能考上,苍天自会开眼,安排“贵人”。明月满今宵,照红成碧否。“笏石灯”有许多版本,四新的版本是考上了。 aL63=y  
吟诗会费熙,共语在元宵。书生的“贵人”是费熙,风水宝地是司马桥。卖汤圆的费熙乐天知命,司马桥让他世事洞明,人情练达。费熙学人情世故,认识各样人物。费熙信奉“天道酬勤”,粗中有细,到了岁数,处世谦和,心地宽厚,为人随和又不马虎。书生吃车丸,费熙作保,唾沫横飞说情,布店老板借出赶考路费。海风吹拂的人性,多豪爽。只应有此兴,万古话圆宵。“笏石灯”的许多版本,汤圆美食都是核心元素。 aL63=y  
梦入故园千里远,觉来汤圆在笏街。车丸的故事人物三个,书生、费熙、布店老板,概括了笏石各式人等。书生家境贫寒,欲去赶考,笏石街亲戚挨家上门拜访,均遭冷嘲热讽,午饭都吃不上。有怀每恨交朋远,无食方知日月长。痛定思痛,痛何如哉?书生悟“自求多福”之理,吃车丸,聪明花顿开,化悲痛为力量,认真自我努力,克服艰难险阻。实践,认识,再实践,再认识,开中庸的聪明花,需要一个理性过程。 aL63=y  
费熙那么辛苦,尚且用汗水养家糊口,书生当刻苦好学,乐观进取。便作远谋胜肉食,他年无愧作诗篇。劳动者的奋斗精神,激励着书生。结局是大团圆,皆大欢喜。柳外晚风元宵节,花间天气雨晴时。正月十五,古笏石灯如昼,明净温馨,不染尘埃。红灯笼像隔世的眼睛,对应着浩浩夜空。车丸一食不挂意,万卷读书曾用功。糯米飘香,往事烟云。愿托天妃诵,一声吹入云。“爬天梯”大考,吃汤圆,津津有味,感慨万千。 aL63=y  
司马桥头添雅供,不知此味更谁家。小城故事伴以摇曳长歌,由日到夜,不知休止,如诗一般流水,流过岁月,使界外人们珍惜生活,勤奋谦虚,并对岁月保持虔敬。平生食禄何从避,留得一名百世垂。车丸故事给人文化美感,那种叙事的自然、历史的沧桑、感情的真挚和质感的缓和——产生出无尽的感染力。一夏汤圆食,幽意晚晴中。司马桥的夕阳有文化韵味,教人懂得坚韧,明白“人间正道是沧桑”的道理。 aL63=y  
尽管小城故事众说不一,有些过于完美和理想化,但人们仍然要为梦想而欢呼。流年渐解人间事,汤圆再食亦自奇。车丸之文化欢乐,纯真、朴实,挚热的思想感情,充满浪漫色彩,引许多人共鸣。笏石小城故事,伴以摇曳长歌,由日到夜,不知休止,如诗一般流水,流过岁月。秀屿大道移植笏石旧街的神韵,自然须讲好新版的小城故事。“笏石灯”有许多版本,四新的版本该四新,新思想,新妈祖,新时代,新笏石。
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

精彩

感动

搞笑

开心

愤怒

无聊

灌水
快速回复
限100 字节
 
上一个 下一个